丧葬风俗-入敛仪式
|
|
入殓有"大敛"和"小敛"之分。小敛是指为死者穿衣服。凭据史籍的记载,古代小敛是在死亡的第二天早晨的卧室门里。那个时候,先把小敛衣摆设在房里,然后铺设好敛床,接着举行着装仪式。主人和主妇都要把头上的饰物卸下来,把头发盘束在头上,男子要露臂,大众都要连续地号哭,以示悲伤至极。主持仪式的人开始为死者穿衣,先在床上铺席,再铺绞,它们的质地,要据死者的身份而定。无论贵贱尊卑,死者都应该穿上十九套新衣。穿好以后,支属用被子把尸体裹上,然后用绞带捆紧。在这以后,再把布囊(称"冒",分为上下两截)套在尸体上,然后关闭被子,笼盖好尸体。
在民间的习俗里,入殓的衣服和被子忌讳用缎子,由于"缎子"谐音"断子",惟恐由于这个原因遭到断子绝孙的恶报。人们的做法一般用绸子,"绸子"谐音是"稠子",可以福佑后代多子多孙。殓衣又忌讳用皮毛制作。兽皮,虽然是难得的贵物,但是对付已经死去的人没有益处,留下来对生者倒还可以有用。还有一种说法是,用兽皮做被子的话,死者来世会转生为兽类的。另外一种说法是从"全尸"考虑的,说是恐怕人尸与兽革混杂一处而不能够鉴别。殓衣还不能够用带"洋"字的布料,殓衣是给去世的人穿的,带洋字的布料会使殓衣带有"阳"的意思,对付在阴间的死者欠好。
殓衣穿好后,有些地方要还要举行开光明和抿目等的活动。替死者穿好衣服后,"又拿一碗温顺水,用一块新棉花,蘸这水,将亡人的眼睛擦洗擦洗,叫做开光,这也是孝子亲手作的事。说是死人若不开光,下辈子必是瞎子。在泉州一带的地方,丧家要把家里的鸡狗之类的动物捆绑起来。由于民间以为猫或其他动物靠近尸体,会诈尸。尸体会跳起来,死死抱住活人或其它东西不放。这些传说,实属迷信,无非是要利用这一禁忌,提醒孝眷谨慎看管尸体、灵柩、精心尽孝,不得轻待死去的人。
"大殓"是指收尸人棺,汉族民间俗称为"归大屋"。这就意味着死者与世断绝,与亲人最后一别,所以举行大殓仪式非常隆重。
收尸盛殓的棺材,是以松柏制作的,忌讳用柳木。松柏象征长命。柳树不结籽,或以为导致绝嗣。有的地方用柏木做棺材要掺一些杉木,据说完全用柏木做的棺材会遭天打(触雷电)。寿木做好后,搁在那里不能够移动,俗说随便移动,对本人倒霉。棺材外面一般漆成朱红色,写上金字。也有画上花鸟人物的。
大敛的时间是在小敛的第二天,就是人死后的第三天举行,以守候他生还过来。凭据民间习俗,要在棺底铺上一层谷草,然后在铺一层黄纸,意思是死者的灵魂能够高高地升入天堂。而七星板则是求寿之意。在七星板上铺黄绫子绣花的棉褥子,俗叫铺金,褥子上锈海上江牙、八仙过海等图案,意思是超度死者的灵魂升天羽化。而清末北京丧家流行用的陀罗经被、如意寿枕等物,都寄托了这种意思。
当主人"奉尸敛于棺"的时候,是最能体现也最需要抒发子女们的孝心的时候,是亲人孝思形式化的最佳场地。所以,家人们都要捶胸顿足嚎啕大哭。
在合上棺材之前还要往棺内放些葬物。民间的讲究是让死者左手执金,右手握银。多是让亡人左手拿一个一两重的小金元宝;右手拿一个一两重的小银元宝或银#子;而穷人就只好放些铜钱,或其时社会上通用的硬币,如大铜子、小钢板之类。最不济也得给亡人手里放一块手绢。所以,历代的陵墓都有过盗掘的现象。尤其是帝王陵墓,随葬品多数是希世珍品,更引来无数觊觎者。
为了包管亡人能够落个尸首完整,据说,通常亡人生前从身上脱落下来的东西,都应殓入棺内。好比老年时,脱落的牙齿,以及小殓沐浴时所剪下来的指甲。这时,家属务必把它们插进棺内。还有,过去有太监由于"净身"而割下来的生殖器,也要在这时候插进棺内,说是"来生要脱生个整身子"。
尸体、殉葬物放妥后,接着要钉棺盖,民间称为"镇钉"。镇钉一般要用七根钉子,俗称"子孙钉",据说这样能够使后代子孙兴旺发达。
入殓后,防雨打棺。不然,以为后代子孙会遭贫寒。入殓前后,停棺在堂,直至出殡。
在网上扫墓来寄托对已故亲友的 |
发布人:中国花圈网(http://www.biao45.com/)
http://www.huaquandian.wang/listzt-29917.html
手机版访问:丧葬风俗-入敛仪式
|
相关资讯:
·古冶区福山故园公墓(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区北寺道口西城区北侧)附近花圈店花圈花篮配送
·唐山市曹妃甸区唐海镇花店丧事白事花篮去世葬礼殡仪馆花圈订购异地送花圈
·宿迁花圈店推荐,宿迁代送花圈上门的花圈店,订花圈送花圈准时送到指定地点!
|